新闻资讯NEWS

全球糖尿病患者持续大幅增加

发表时间:2023-08-14 作者:澳尔华泰 阅读数:9

  全球科学家协作开展的糖尿病研究最近发现,糖尿病全球患病率从1990年的3.2%大幅增加超过90%后达到2021年的6.1%,不仅现在是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问题,而且在未来三十年,情况会变得更加严重。系统性分析显示,从2021年到2050年,全球糖尿病的流行率会从6.1%继续大幅升至接近10%,人们的患病风险相应会增加近60%。届时,总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可能将突破13亿。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长期异常偏高,胰岛素相关功能受损,这不仅影响体内能量代谢,还可能导致血管、神经等身体组织继发病变,诱发大量其他疾病的风险,使该病成为排名靠前的致死和致残原因。而且作为一种慢性病,糖尿病一旦确诊,就可能要长期服药和忌口,会给人们身心都带来挑战,对医疗支出而言也是不小的负担。

  各年龄段风险都升高

  早在2020年,《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的一项代表性抽样调查研究显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的趋势与世界是相同的。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中国整体糖尿病流行率从2010年前的9.7%到2013年的10.4%,再到2017年抽样调查显示的11.2%,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凸显相关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性。

  而根据最新的研究预测,世界整体糖尿病患病情况从2021年到2050年将继续保持快速流行的趋势。患者数量可能从2021年的5亿多人大幅增至超过13亿。在全球糖尿病流行率从6.1%升至接近10%的过程中,不同地域仍将显示出风险的差异。相关研究2023年7月发表在《柳叶刀》(The Lancet)。

  “糖尿病仍然是一种重大疾病,并且在每个国家、每个年龄段都会继续增加。尽管各地在糖尿病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却没有办法阻止这种增长。”这项研究的主要参与者、华盛顿大学健康计量与评估研究所研究人员坎因·利亚纳·翁(Kanyin Liane Ong)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糖尿病不应被视为一种老年疾病,而是一种可以影响每个人的疾病。并且,我们发现糖尿病在所有年龄组中都在增加。”

  2021年的流行数据显示,在几乎所有年龄段都有人患病的情况下,65至95岁可以说是糖尿病流行的高峰年龄段,全球患病率基本都超过20%,其中尤以75至79岁的年龄组风险最高,糖尿病患病率接近25%。相比之下,年龄小于20岁的人风险最低,总体患病率小于1%。

  尽管老年人的风险总体上明显高于中青年人,但并不意味着年轻人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研究显示,在大洋洲马绍尔群岛等一些地方,30至34岁的年轻人糖尿病患病率就普遍超过10%,一些地方甚至达到近20%。这意味着十分之一,乃至五分之一的人在30岁出头就得了糖尿病。而将各个年龄段的风险标准化之后,就得到了社会整体层面的糖尿病患病风险。

  坎因·利亚纳·翁介绍,最新研究中得出的2021年患病率6.1%和2050年近10%的结论就是年龄标准化之后估计的结果。这种方式会考虑不同国家和不同年龄分布的情况,使得人们可以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之间进行比较。所以假设2021年和2050年的人口结构相同,2021年有6.1%的人口患有糖尿病,那么2050年将有10%的人口患有糖尿病。这是所有年龄组的平均值,所以有些年龄组的患病率实际上会高于年龄标准化患病率。

  肥胖是主要诱因

  而在这些患者中,绝大部分属于2型糖尿病,在所有病例中占比达到96%。研究表明2021年在所有因2型糖尿病造成的健康寿命损失中,超过76%是可以归结到一些风险因素的,而身体质量指数(BMI)偏高就是最主要的一个风险诱因,可以解释超过一半因2型糖尿病造成的健康寿命损失。

  身体质量指数BMI是衡量人胖瘦程度的身体指标,计算公式为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BMI偏高意味着一个人体重过重,甚至存在肥胖问题。

  “虽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都由肥胖引起,但肥胖是导致患病率上升的主要风险因素。肥胖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它的增长背后有很多不同的原因。” 坎因·利亚纳·翁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饮食习惯、获取食物的途径、食物的成本、身体活动、基因以及个人行为等都可能造成人们肥胖方面的差异。

  这些原因对每个人群的影响也不同,因此,通过确定人群中肥胖的主要驱动因素,然后与政策制定者、医疗专业人员,以及公共卫生、社区和医疗保健等系统的关键决策者合作,共同开发应对办法,将有助于预防或延缓糖尿病,不过想要逆转上升的趋势却很难,“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有公共项目可以做到预防或延缓糖尿病。不过,肥胖在理论上是有可能预防、延缓或者逆转的。”

  除了肥胖,其他一些风险因素在理论上也都有可以预防的空间。最新研究对包括肥胖在内的16种风险因素的分析还发现,饮食风险在导致2型糖尿病患病方面的危害也很大,可以解释25%的健康寿命损失,再其次是环境风险,也占到近20%。一些常见的生活习惯,如吸烟、喝酒、不锻炼,虽然看起来不显眼,但也都是诱发2型糖尿病的重要风险因素。

  长期研究内分泌、糖尿病和代谢问题的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教授艾丽莎·韦德(Alisha N Wade)也认为要想改变糖尿病发病率的发展轨迹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比如通过公共政策增加适合锻炼身体的空间,确保人们能获得健康的食物和初级医疗服务,并且对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加强管理,以减少他们患病的风险。因为相比全社会政策性的引导,个人很难改变这些风险因素。

  低收入,高风险

  2020年《柳叶刀》关于糖尿病问题发布特别报告指出,不同国家实际上存在着不平等的负担,80%的糖尿病患者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但绝大部分糖尿病护理的支出是在高收入国家。

  在一个社会内部,社会经济因素同样在糖尿病发病、诊断、治疗等过程中发挥影响,从而给不同人带来不一样的结果。

  “社会经济因素与糖尿病预后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已经诊断患有糖尿病的人要遵守饮食习惯和运动方面的生活建议,还要坚持服药,虽然了解这些知识对管理糖尿病很重要,但是对影响糖尿病结果的因素来说,还存在着一些结构性问题。”艾丽莎·韦德教授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健康的食品可能更贵,但购买更便宜、能量密度更高的食品又会导致肥胖的风险升高,而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主要风险因素。类似的,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域,体育活动的机会往往较少,这也会增加肥胖的风险。同样,在一个地方的卫生系统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群体获得的医疗资源通常也比较少,并且可能在其发病晚期才开始得到诊断和治疗,获得药物的机会也比较有限。”

  这些结构性的问题意味着,低收入者等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既面临着较高的糖尿病患病风险,同时又有较少用于诊断和治疗的医疗资源。“而对于这些由结构性因素造成的糖尿病风险,个体其实很难改变”。

  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是因为艾丽莎·韦德长期研究中低收入国家相关疾病的情况,对糖尿病结果地域不平等中的社会经济因素有较多的了解。2023年7月,她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糖尿病与代谢研究所科学家希瓦尼·阿加瓦尔(Shivani Agarwal)等人合作对糖尿病背后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过研究,探讨了结构性不平等如何加速全球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这些可能产生影响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了公众的意识、公共政策、经济发展、高质量护理的条件、糖尿病的管理创新以及一些社会文化规范。相关研究发表在《柳叶刀》,为深入理解糖尿病背后的社会结构机理提供了证据。

  改变生活方式

  最新的全球糖尿病发病趋势研究也表明,社会因素在理解相关风险时很关键。例如,数据显示,虽然全球年龄标准化的糖尿病流行率约为6%,但北非和中东地区这一数字在2021年已经超过9%。从75至79岁这个风险最高的年龄组来看,虽然全球平均的流行率接近25%,但北非和中东地区已经接近40%,而在卡塔尔,75至79岁的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更是达到76.1%。

  风险差异背后,容易导致肥胖的饮食习惯在其中起着助推作用。比如高热量且耐储存的食物摄入过多,脂肪、糖、动物类食品和超加工食物吃得过多,都可能会增加肥胖的风险,进而增加人们糖尿病的患病风险。2022年,《国际流行病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的一项饮食风险量化研究就显示,相比不吃超加工食物的人,中等程度的超加工食物摄入量就会使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增加12%,摄入量较高的话患病风险更是会增加超过30%。

  “食物是大多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传统是非常必要的。” 艾丽莎·韦德认为,即便如此,当一些饮食习惯导致当地人们糖尿病风险大幅升高时,也应该考虑去平衡饮食传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减少不同地区之间患病结果方面的不平等,“有一种策略可能有用,那就是与当地人合作,看看如何在不牺牲食物关键特点的情况下去修改传统配方,使其更健康。”

  而2023年以来,关于如何健康饮食,尤其是如何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科学家已经发布多项具有代表性的证据。从降低相关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角度,基本上都推荐蔬菜、水果、鱼类等为主的低脂肪饮食,还包括坚果、豆类、全脂乳制品等。特别是对于这些食物本身消费量较少的地区,相关更健康的饮食方式与疾病风险的降低之间关系更明显。

  坎因·利亚纳·翁建议,从个人到医疗保健系统再到政策制定者,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这个问题,并且考虑下自己可以发挥什么作用。例如,个人应该意识到导致糖尿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以及他们是否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降低疾病发展的风险;政策制定者和医疗保健系统需要评估他们的系统是否已经为糖尿病患病人数的增长做好了准备,并能够及时为人们提供相关的医疗保健、教育、治疗和疾病管理服务。

  “像体重超标、有家族病史、有高血压或高胆固醇等情况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较高,应该适时找专业医生评估下自身风险。”艾丽莎·韦德向南方周末记者强调,“如果血糖已经升高,但还没有高到足以诊断为糖尿病的话,那么就应该尝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了,比如健康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戒烟等等。不过一般来说,无论是否血糖升高,健康的饮食、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不吸烟都是人们应该遵守的好规则。”